紡織科技網紡織科技網專業的紡織技術論壇 最近,位于柯橋經濟開發區的浙江東盛印染有限公司的主要負責人特別忙碌,有的隔三差五地跑到濱海印染產業集聚區工地,現場指導協調新廠建設工作;有的與設備供應商洽談,貨比三家,挑選既節能又高效的新設備;有的與治污專家探討,如何最大程度減排增效。 “我們廠房建設進度很快,預計到明年8月份左右就可以搬遷了。”公司辦公室主任徐榮興告訴記者,東盛印染是第一批簽約搬遷到濱海集聚區的印染企業,真正把此次搬遷當做是一次轉型升級的機遇,全企上下正齊心協力,重點推進這項工作。 染缸升級節能節水 印染企業是能耗大戶,節能減排是增效的重點,染缸升級是重中之重。 走進位于東盛印染的生產車間,記者感覺熱浪滾滾而來,工人們在熟練地進行印染定型操作。“目前我們企業有108臺j型溢流染色機在使用,這些老式染缸能耗大、用水多。搬遷到濱海后,我們計劃對染缸設備進行大換血,淘汰一批,改造一批,讓能耗再大幅降下來,提升企業競爭力。”東盛印染動力部部長徐國軍告訴記者,企業目前的老型號染色機,染布400公斤用水量達到16噸甚至超過20噸,耗水驚人。為降低用水量,公司目前組織10多名研發人員,在對染色機改造進行攻關,目前已經有了可喜成果,經他們改造好的“新機型”,同樣染400公斤的布,用水量只要12噸左右,同時還能節氣24%左右,公司這套改造技術已進行了專利申請。徐國軍就節氣這一塊簡單算了一下,染缸改造后,全公司每年至少可節省蒸氣費用500萬元。 除了設備改造,東盛印染還將購置新設備,實現設備大換血。在研發室,徐榮興翻開一些新機型的圖冊,指著一種由香港生產商制造的氣流缸染色機說,公司準備購置這種先進設備50臺。該機型染布400公斤,僅需用水7噸左右,僅為目前這些老式設備用水量的三分之一,節能減排效果顯而易見。 廢水處理自我加壓提標 盡最大努力保護環境,一直是東盛印染讓人稱道的實際行動。所以,多年來,在印染企業中,東盛一直是節能減排的先進典型。這次集聚到濱海,企業更是自我加壓,提出要提升廢水排放標準,更好保護環境。為此,企業要花2400萬元,投資新建廢水處理池。 東盛印染濱海的新廠房建設打樁已結束,在現場,記者看到施工圖上,醒目地標注著“廢水處理池”。徐國軍告訴記者,按照縣里的污水排放要求,只要廢水化學需氧量(cod濃度)控制在每升500毫克以下,就可以了。但東盛印染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要確保廢水排放cod濃度控制在每升400毫克以內。 “抓好廢水處理,是東盛從開辦企業以來的優良傳統,企業無論到哪里發展,污水處理池都要‘隨身’攜帶。”徐國軍告訴記者,作為一家印染企業,他們每天要產生污水7000噸,中水5000噸。早在建廠之初,東盛印染就投入300萬元建起了印染回用水處理系統,部分污染程度較低的污水經過處理以后循環使用,既保護環境,又增加效益。十多年過來,東盛印染僅污水處理的投入就達到了1000多萬元。 搬遷濱海,東盛印染又在重起爐灶,與廠房同步建設污水處理池。目前,公司正對20多家污水和污泥處理單位進行洽談、比較,選擇工藝最好的單位合作,進行污水污泥處理。 “減排就要減得徹底,不要留余地。如果每一家印染企業的污水排放濃度再低一點,排放量再少一點,那么水鄉的水就可以更清一點。‘減排’是我們的辦廠原則之一,以破壞環境來換取效益的事情,我們不能做。”這樣的言語,東盛印染董事長徐衛東常常掛在嘴邊,提醒公司上下,一定要注重保護環境。 很多小創新解決了大問題 向空間要效益,車間分層了,如何安裝流水線?勞動成本提高了,如何創新工藝,減少用工量?在這些新問題的解決上,東盛印染不少小創新,頗具可操作性。 在搬遷濱海后,東盛印染廠區面積將從現在的150多畝減少到90多畝。要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效率,只能向空中發展,同時緊湊利用車間空間。于是,東盛印染削尖了腦袋想辦法。 東盛印染目前的生產車間,都只有一層樓,布匹從染色到定型都在同一層,流水線操作快速高效。但濱海的新廠房在設計圖紙時,將生產車間改成了二層或多層。車間分層了,工序也要變動,如何能在不增加人工和能耗的前提下,把工序連接成順暢的流水線,東盛印染在深入研究著。 “我們設計了一套遞布系統,不用電梯,就能把印染好的布匹直接送到樓上的下一道工序,然后再從二樓把布匹裝上貨車,簡單快速。”徐國軍告訴記者,他們研發的這套系統設計簡單,制作成本很少,解決了多層車間的工序安排和產品運輸問題。在生產車間,東盛印染為了節約空間,還就開幅機改造提出新方法,通過廢氣回用,使得印染好的布匹脫水和開幅一體化,省去了脫水機這一環,可減少一半的用人成本和能耗。
|